统计资料显示,尽管绵阳为全省第二大城市,但全市工业化进程总体却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进程也仅仅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与全省规划的南充、泸州等7个百万人口大城市相比,无论在人口数量还是在城市面积上,绵阳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破题方法在于绵江安北同城化,这样一个“大绵阳”,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同时,从绵阳到安县、北川、江油,沿线均密布城镇,不仅人口较多,经济实力也较强,这也为同城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顺应这种趋势,绵阳明确提出将集中规划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全力推进安县、北川新县城与绵阳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发展。在最近完成的绵阳市城乡统筹规划中,“绵江安北”一体化发展战略则通过引导农民向“绵江安北”都市区、县城、重点镇集中,实现农民梯度城镇化。打造一个经济、生活、产业、交通同城化大绵阳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交通同城化 为一体共生打下坚实基础
国内外相关城市规划建设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大中城市,需要美丽恬静的卫星城。分流城区人口、打造特色商业。提供主城区人口周末度假旅游、低成本的选择。绵阳周边的安县、北川、江油等县区都具备这种潜质。而交通的发展,为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
按照绵阳市交通2012年—2020年发展总体规划,未来绵阳城区将有多条道路与安县、北川和江油相连,并通过正在修建的二环路和绕城高速,形成纵横交错的快速交通体系。这些交通体系的成型,让绵江安北同城化不再是一句空谈,30分钟交通圈的形成,让绵阳同城化的未来近在眼前。
优良的硬件基础让投资者看到了江油商业大发展的前景,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九龙商团入驻的富乐·领江项目,这个高达85万㎡的项目以商业为核心。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项目总建筑面积85余万㎡,集一线江景豪宅、中高档购物中心、星级酒店、新锐公寓、城市休闲广场、风情商业步行街、国际幼儿园等多种精华物业形态于一体,是稀缺的滨江生态景观资源与复合型新兴城市中心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作为江油新兴城市中心。这类商业中心的出现,表明大型商业中心不再主城区独有,在郊县一样能享受国际级的商业配套,是绵江安北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生活同城化 打造一个绵阳的后花园
以距离绵阳最近的安县新城区为例,安县城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气氛良好。白水湖、千佛山等生态旅游。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春社·雎水踩桥”、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等民俗文体活动赢得广泛赞誉。
基于这种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安县城区围绕“打造科技城后花园”思路,以工业园区为产业支撑、河西主城区为承载主体、河东新区为空间拓展的“一城三区”发展格局和一江两岸、水韵生态、四季有花的“滨水安县·美丽花城”魅力初显。
在丰富优美的自然资源环绕下,安县城区充分利用距离主城区繁华地段距离近,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住宅、特色商业等。吸引绵阳购房者和消费者前来消费,形成了“周末度假游集中区”,除了自然资源外,还有洋马路等特色商业街区。依托主城区百万人口,安县还开发了海珂·花郡这样的百万体量级别的生活大盘。标志着花荄商业人居体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海珂花郡项目涵盖酒店、购物中心、步行街、花荄古镇、底商、停车场等多业种、多功能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多业态、全功能、立体化、复合型城市综合体。20万方商业,包罗万象。1.5万平米四星级酒店、2万平米购物中心、8千平米超市、2万平米独幢商业、8500平米联排商业、住宅底商10.6万平米,1万平米集中市场、民俗风情步行街、餐饮娱乐一条街。这种丰富物业形态,代表着国际级水准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安县城区的出现,让人们对安县成为绵阳后花园的明天更为期待。
产业同城化 大绵阳能量厚积薄发
绵阳至江油产业带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条沿涪江上游和绵江快速通道、绵九高速公路布局的产业带,重点发展冶金机械、新能源、建材产业以及水电、矿产采掘和加工业。仅江油去年的工业增加值就突破80亿元。
然而,这远远不够。按照设想,2015年,绵江安北产业带的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80亿元,城市化率由40%提高到55%。江油市也确定目标,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力破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40亿元。作为载体和平台的江油工业园区,也从原来的8平方公里增长到28平方公里。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绵安北和绵江产业带建设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综合体,使产业园区真正成为城市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这也为绵江安北同城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绵江安北同城化的大趋势已经浮现。加快推进“绵江安北”协调发展、同城化发展是四川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李诗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