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今年前七个月绵阳市民花了多少钱吗?答案是:482亿。昨(8月3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1-7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4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全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95亿元,同比增长13.7%;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2亿元,同比增长11.6%。不仅钱袋子越来越鼓,市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也越来越舍得花钱,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限上企业领跑消费市场
近年来,随着全市消费品市场的逐步活跃,国美、苏宁电器等省外大型零售企业和百盛、家乐福等国际连销外资企业纷纷入驻我市,全市商贸流通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大中型零售企业还纷纷改变经营方式,扩张经营规模,各种连锁店、专卖店纷纷开张,抢占市场,使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格局逐渐改变,限额以上企业已逐渐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统计显示,1-7月全市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65亿元,占社消零的比重为49.3%,同比增长15.3%,比社消零增速高2.3个百分点。从限上商品零售情况看,用类、居住类、吃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而穿类、行类商品零售增速进一步放缓。
商品消费平稳增长
暑假以来,王婷忙着请从省外陆续回来的朋友吃饭,而且每次订餐要找好几家餐厅才能订上包厢。王女士说:“没想到今年餐饮这么火爆,必须一早就得预订,晚了就只有坐散台的份了。”其实,今年不止是餐饮业生意这么火,建筑及装潢材料、通讯器材、家电、家具等消费都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
自春节过后,忙着装修房屋的人不少,专做房屋装修的周师傅仅上半年就装了6套房屋。国美、苏宁家电的各大卖场周末也总是人满为患。1-7月,全市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日用品类、汽车类产品同比分别增长40.4%、39.3%、33.6%、33.3%、33%、21.3%、19%,对零售市场拉动作用较大。此外,全市餐饮业调结构、转型发展效果也逐渐明显,前7个月全市共实现餐饮收入零售总额74.67亿元,同比增长12.5%。
惠民促销效果明显
刚刚在月底完婚的张涛,之前的一个月可是忙坏了。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赶到快结婚前才开始购买家电,只有利用周末马不停蹄地在各大型家电市场淘货,最后终于买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家电,包括电视、冰箱、热水器、洗衣机总共才花了不到1万元,而且全部都是以最低折扣买到。
为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激发群众消费热情,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了年货购物节、消夏啤酒节、汽车展等各种促销活动,并围绕假日、农产品、文化休闲等消费主题,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多方联动,组织品种齐全、质优价廉的商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商贸促销活动,营造温馨舒适、安全可靠的购物氛围,为广大消费者送上一场“消费盛宴”。今年1至7月,全市共实现商品零售总额407.8亿元,同比增长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