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房优家

土地竞拍可推“熔断机制”超最高价即终止出让

  • 编辑:鲜橙多
  • 发布时间:

 4708580171276933008_副本.jpg

 

据5月25日《证券日报》报道,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6年共出现152宗“地王”。按照总价来计算,最高的50宗“地王”里,其中27宗 地被国企获得,合计成交金额达到了1094.9亿元,占比约为54%;如换一个角度来看,在这50宗总价“地王”里,42宗为上市公司获得,合计金额为 1682亿元。

 

“地王”的标准是什么?其实没有权威的说法,一般是指某个区域内地块成交总价最高,或楼面单价最高,或楼面地价最高的地块。以这些标准来衡量,2016年 出现152宗“地王”看似过多,但不算离谱,因为全国的城市众多,而每个城市又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在当前不少城市楼市升温的背景下自然会出现很多地王。

 

“地王”并不受公众待见,原因是“地王”不仅推升地价,导致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更加依赖,而且还直接推动区域内房价上涨,增加了购房人经济负担。所以,舆 论对“地王”多持批判态度。不过,任何东西都是有利有弊,比如“地王”的出现,同样有利于充实地方财政,可为公共支出、民生改善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地王”宗数还是成交金额,都反映出绝大部分“地王”是上市企业+国企制造的。

 

事实上,“地王”并不完全由上市企业+国企制造,而是多方联合制造,其中,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

 

由于“地王”可以拉高城市地价和房价,为地方财政带来可观的卖地收入和税费收入;再加上“地王”被开发利用后容易成为区域内地标性项目,有利于提升城市外在形象,因此,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就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地王”,这在业内并不是什么秘密。

 

另外,“地王”的出现也与炒房者、买房者有一定关系。从过去情况来看,楼市低迷时期很少出现“地王”,而房价上涨期也是“地王”喷发期,因为房价上涨改变了开发商预期,而房价上涨显然与需求侧有关。同时,“地王”的出现还与价高者得的土地招拍挂制度有密切联系。

 

尽管“地王”看上去是一种市场现象,不可能完全杜绝,但笔者以为,应该采取合理方式减少“地王”,以免“地王”扰乱楼市,比如在楼市推行熔断机制,当土地 溢价率超过规定比例,土地竞拍应该自动中止或作废。最近苏州就有规定,报价超过最高报价的,终止土地出让,竞价结果无效。这种熔断机制应该在全国推行。

 

再比如,对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地块,在出让时应该对单次出让面积进行限制,以降低出让总价。还有,对“地王”在一定时间段内集中出现,应该暂停土地供应,以便开发商冷静面对。此外,还应该对“地王”强化监测,警惕地王变“囤地”。




对买房有疑问?直接找房产咨询师,量身定制你的个人买房解决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

亲,你尚未登录!请先登录再后评论。登录

推荐文章

此页面所示信息由开发商提供,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周一至周日,09:00-18:00)

成都淘房优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淘房家居网

淘房家居网

绵阳楼市

微信公众号:绵阳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