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的背后,是房地产之于宏观经济的地位被重新定义。
住建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消费增长缓慢、出口复苏乏力的形势下,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拉动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房地产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作用愈发显著。也因此,房地产的地位也从过去的抑制转为支持。
“2015年的房地产政策的宽松程度历史罕见。”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过去5年的楼市政策发现,2010年,中央颁布国十一条、新国十条等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一些房价过高的城市相继出台限购 令,2011年新国八条出台,再次上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限购范围。2012年中央对国家的房地产采取有保有压,稳中有松的调控政 策;2013年,中央出台国五条加码调控。
2014年以后,此前的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楼市政策纷纷取消,且在2015年从“抑制”转为支持住房消费,并出台了多个利好政策,央行持续降准、降息, 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已接近十年来最低水平。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也是近20年最低。各地也频频推出住房补贴等明显刺激楼市的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本轮支持住房消费的政策并不会因为短期部分城市的成交利好而改变,并将在下半年持续宽松。
楼市回暖
一系列楼市托举政策,让房地产市场在刚刚过去的5月,明显回暖。
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
商品房成交量的回温也直接体现在商品房的待售面积上,截止到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666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5万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谈及市场回温的原因称,一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市场预期发生转变,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和中介机构适时优化推盘和策略定价,积极去库存,现有库存中的优良部分逐步消化;三是房价基本稳定有利于购房需求平稳释放。
楼市上半场的回暖,将对宏观经济的支撑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央行的估算,房地产销售经过在2-3个季度后将传导到房地产投资,因此估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的势头将得到缓解。值得一提的是,商品房成交量的回暖也让房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转好。
剧烈分化的市场
政策向好,楼市回温,预期逆转,开发商悬着的心逐渐放下,但库存高位的三四线城市仍然未见明显好转。虽然楼市在过去的4、5月份明显回暖,但在产业和人口导入的差异下,不同城市之间的楼市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商品房销售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前5月,4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销售额增长5.8%。据悉,重点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高于非重点城市3.9个百分点。
中房协名誉会长朱中一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不同省区、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从城市来讲,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升明显,而多数三四线城市销售不畅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楼市增长乏力使得地方的财政和经济增长承压。
“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彼时,并未意识到地方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如此之高。”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如是介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的确在2015年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的投资的确可以大大缓解房地产投资下滑对国民经济的冲击,但很难完全对冲。”不过,金永祥表示,基础设施的持续性建设,也和房地产的提振息息相关。
在楼市回暖的背景下,土地市场仍未明显好转。除了市场的原因,土地供应压缩且地价居高也是房企拿地谨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卖地总额同比减半的背景下,全国300个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107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4%,同比上涨3%。
在张大伟看来,房地产和基建是互增长关系,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的土地和房产将升值;房地产交易恢复,地方在完善基建方面的力度才会更强。
稳定住房消费仍将是2015年下半年重要任务
“稳地价对于稳定地方财政和防控地方金融系统风险非常重要。”上述河南某市住建局长称,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去库存需要时间,但一旦地价下滑,地方的金融系统风险将坍塌式爆发。
需要注意的是,严跃进称,房市政策宽松和货币宽松会导致短期需求上涨,但这同样可能会导致需求过度透支。严跃进认为,市场的持续性回暖尚待观察,且高企的待售和在建筑面积积意味着房企短期内还将继续去库存,投资反弹至少也得在今年四季度。
或也因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住建部获悉,稳定住房消费仍将是2015年下半年住建部重要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稳定住房消费的要求,住建部仍不乏工具箱和政策储备。下半年住建部也将重点督促地方落实住房公积金新政,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支持住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