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这个话题,是因为之前淘房看房团有一对从成都回绵阳买房的小夫妻,看完房他们的最大感受就是:绵阳没什么大牌房地产开发商,比如保利、万科、碧桂园、龙湖、绿城等,而他们就比较倾心这些知名房企的楼盘,觉得品牌大更靠谱。
相信很多从北上广,乃至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回来的购房者,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从前没有并不代表以后也没有,这几年绵阳楼市也入驻了像万达、华润、远大、首开、电建、恒大等全国闻名的地产开发商;而绵阳本土的一些开发商在这些大牌房企面前也毫不逊色,如富临、长虹、三汇、兴发、文泉、九洲、樊华等。不管是数量还是楼盘品质,大牌房企似乎也没有占到绝对优势。
外来品牌开发商起调高,本土开发商更亲民
小编将绵阳外来品牌开发商和本土开发商在售的楼盘做了统计,发现本土开发商的项目数量还是占有很大优势,本土知名房企在售的项目有12个,外来品牌开发商的项目仅5个。此外,本土房企打造的楼盘一般都是中端项目,而大多外来房企则起调很高,走高端路线,如首开·仙海龙湾、远大·美域、恒大·翡翠华庭。当然也有个别例外,但比起本土房企似乎更热衷于走高大上路线。
本土知名房企开发楼盘
外来品牌房企开发楼盘
外来品牌开发商攻新区,本土开发商守老区
从它们开发楼盘的区域来看,外来房企主要攻占科创园区、经开区、仙海这样的发展中的区域,而本土房企则坐守涪城、游仙、高新较为成熟的老区。主要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土房企拿地早,而外来房企近年老区拿地成本较高,尤其拆迁费用更是负担不起,转战新区拿地也是必然的。虽然老区的配套更为成熟,但新区地块较大,也有利于房企对楼盘的开发建设。
房价的高低,与开发商品牌却没关系
通过对比外来房企开发楼盘和本土知名房企的楼盘发现,价格与之并无多大关系,更多是受地段与品质的影响。同处于涪滨路的海赋长兴二期和三江国际丽城2期,前者均价4850元/㎡,后者均价5200元/㎡。在绵阳楼市,外来品牌房企开发楼盘并未因“品牌效应”而抬高房价,也从侧面看出绵阳房价处于健康浮动。
但无论是本土知名开发商还外来大牌开发商,它们打造的楼盘一般都体量比较大,品质偏于中高端,购房者买房看大品牌也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