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大量水景住宅的开发,在获得购房者认同与追捧的同时,一些原来比较忽略的技术问题也开始显现。水景住宅的水体保护、水体生物保护、设计治理、日常维护和隔水防渗等几大问题开始显露出来。
“读懂”水景住宅
生态水景主要是从生态、实用和使用的角度来处理水景、建筑与人的关系。生态型水景住宅不仅重视“以人为本”,强调自然环境、物理环境等的舒适性、健康性,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成都的“水景住宅”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完全借用天然江河湖泊等自然景色而建筑的住宅;另一种是将江河湖泊之水引入社区进行人工造景的楼盘;最后一种则是纯粹的人造水景住宅。由于大部分水景为人工建造,其结构体系、防水层、水循环系统、溢水与补水系统、贮水池、地下管线等都面临着日常维护等工作。显然,如果开发商在水景住宅小区的前期规划和后期发展管理中,缺乏水体保护意识,最终亲水楼盘也可能成为“臭水”楼盘。
日前,小编在一个业主论坛看到这样的抱怨,说一位王先生相中了高新区的一套“生态水景”住宅,想像着将来能在日落时分漫步水边的情景,王先生就无比激动,虽然房子价格不菲,但他认为钱花得值。然而好景不长,搬进去没多久,湖中水就越来越少,而且湖水浑浊,既无水草摇曳,也不见鱼翔浅底,“生态水景”都快变成孳生蚊蝇的臭水塘了,而一到夏天,阵阵恶臭更是让住户连窗子都不敢开。可见,亲水住宅的开发,不仅仅是开发商的一种诗情画意的构思或创意,更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问题。
“自制”社区生态圈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房子开始因为环境而身价倍增,人们开始有意识追求居住环境,不仅是回归自然的需求,还有健康需求。于是开发商们有意识地营造环境,请规划高手打造社区环境,逐步走出了简单的植物堆砌时代。
绵阳业内专家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即将进入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决有无问题,第二个阶段是解决大小问题,第三阶段是解决好坏问题。目前处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人们关心的是住宅品质如何得到进一步真正提高,因而自然会关注居住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于水环境而言,就是要看它是否生态,因为生态直接关系到住宅的健康问题。” 有专家也提出景观应该作用于功能。景观水体有调节和创造良好的住区小气候的功能,同时它也符合人们追求居住文化内涵和环境品位的要求。
当然,绵阳曾经也有不少楼盘把生态水景利用得非常好的,如上河鹂岛、鸿越瑞阁,满小区都是活水潺潺。如今,在园艺山、经开区和游仙欧家坝片区、小枧片区,也有几个楼盘在项目建设前,专门针对项目建设将会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请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进行预先评估,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尽可能尊重原生地貌,尊重原有土地文脉;尽可能使原有的水生鸟类及植被免遭破坏,并单独开辟有生态湿地供水鸟栖息。正是缘于开发商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公众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远大美域则在人工打造水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为避免造出来的水景成为一潭死水、臭水,将原先设定的40㎝水体深度提高到80㎝,加上一些有净水功能的藻类植物和观赏鱼类……这样一来,这个庞大的人造水景就具有了“自净”功能,尽管相应提高了开发成本,却为业主解决了后顾之忧。
可以说,目前绵阳许多开发商已经具备了打造并合理维护水景资源的技术,他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一位开发商这样对小编说:“社区的水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园林植物和谐共生的,共同构成有机的生态链条。购房者看见的是效果图,我们就应该尽量将其还原,水做不好,园林内的其他景观就连摆设也称不上了。我们必须打造一个属于业主自己的‘社区生态圈’。”
作者简介:陈虎,笔名峥嵘、沈惊鸿等,绵阳房地产界领军写手,现为淘房家居网特约编辑,就绵阳楼市及城市发展撰写评论文章,为安家置业绵阳的购房者提供信息导航。(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摘录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