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是中国房企一线大鳄,这是不争的事实。恒大来绵阳了,在经开区拿了块地,在园艺山也拿了块地,经开区的售楼部都修好了。但是,恒大没有花一分钱宣传,关于恒大,不管再出名,其实也只有在新闻媒体和地产界混的人知道,绵阳的老百姓绝对在百分之九十不知它是啥玩意。尽管立了个售楼部在那儿,也不大气,过往的老百姓还以为是哪个个体户弄的小楼盘哩,这与恒大的身份不符啊!
经开区恒大·翡翠华庭效果图
笔者不禁想起与恒大同一级别的万达和华润,乃至10年前的成都置信来到绵阳时,全城都传说着它们的新闻,那广告铺天盖地,没有哪个角落没铺到。不仅万达、华润和置信,就是二三线房产品牌和一些地方品牌如中水电、树高、田森、辰兴、东原等等,初来绵阳时,那阵仗也是大兵压境、不可一世,大有让绵阳本土房企一夜之间土地崩瓦解的感觉。那时候,绵阳房企的恐怖感到了何种程度?他们深知,外来和尚好念经,对老百姓讲,外来品牌的实力一定雄厚,开发意识一定前卫,造的房子一定商端大气上档次,由于外来房企初来绵阳开辟市场,舍得砸广告,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媒体宣传也是一边倒。2010年到2012年,绵阳楼市,绝对是外来房企唱主角。所以,绵阳本土房企那种尴尬,可想而知。
经开区CBD万达实景图
绵阳小开发商忍就忍了,反正自己的盘子小,即使没有外来和尚,还不是就在富临、花园、长兴、三汇、东辰这些本土大佬的夹缝中求生存。问题是,绵阳本土大佬不甘心坐以待毙呀!怎么办?先沉住气,静观其变,等外来和尚的三板斧亮出来再说,找到差距后,开始结盟抗“外”,如神州时代名城、神州南都、枫景398、富临大都会、城南壹號、阳光西雅图等等,都是绵阳本土房企结盟的作品。要么被狼吃,要么与狼共舞,长兴选择了后者,与中水电合资成立公司,共同开发海赋外滩、海赋长兴。几年下来,绵阳本土房企不但没有被打倒,多数还越活越滋润,比如辰兴在绵阳混不走了时,还求助于长兴哩。
东辰·永兴国际效果图
反观外来房企,三板斧亮出来后,随即归位沉寂,该干啥还干啥,不管你披着面纱卖品牌、卖故事、卖文化,老百姓看清了,归根结蒂还是卖房子,你房子质量好、性价比高,老百姓就买你的账,就信任你,也不管你是本土的还是外地的,这叫做理性,这叫做务实。
几年下来,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外来房企不管是全国性大鳄还是地方品牌,多少都有点水土不服,几乎没有一家没有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问题还很严重,当然,这不是本文研究的话题,不提。本土房企呢,也没出现过寡头,不像十多年前,有的老百姓口里就是:我非三汇的房子不买,我非花园的房子不买,现在呢?大都是选锁定区域,再锁定楼盘,至于哪家公司开发的,都不重要。
绵阳老百姓咋会变得这么理性呢?交学费交出来的,比如信某大品牌,买其他楼盘都要在涨,买它的楼盘从五六千每平卖到三千多每平还卖不脱。信本土新锐品牌,看似温柔的房价背后,又卖出比周边楼盘高出二至三倍的车位价,一期开发成功后,借助市民对它的品牌的信任和过高的期望值,二期就来个虚假宣传,让老百姓用改需的价格买到安置房的品质。当然,耍小聪明的开发商最终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也教会了绵阳市民如何理性下单,从看图买房变为看房买房。最终回归的绵阳楼市场现状就是,绵阳老百姓低调购房,开发商低调买房,尤其是吃过亏的外来房企表现得尤其突出。
当然,恒大是否作了市调,在下不得而知,还将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陈虎,笔名峥嵘、沈惊鸿等,绵阳房地产界领军写手,现为淘房家居网特约编辑,就绵阳楼市及城市发展撰写评论文章,为安家置业绵阳的购房者提供信息导航。(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摘录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