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必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顺势而为方为大道。绵阳如何乘势而上,精准发力?我市把开放合作作为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抓手,着力推进精准专业化招商、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主动融入全省对外开放大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推进精准专业化招商“高精优”项目引进来
主动、科学、精准、专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关键词”,也为绵阳赢得了众多优质企业的青睐,一大批“高、精、优”项目纷纷在绵“落地生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各县市区园区、市级部门整体联动,形成了“众人划桨开大船、凝心聚力抓招商”的强大合力。我市招商引资在全省排名由2014年的第9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2位。
今年,我市着力推进精准专业化招商,突出“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院所高校,引进更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不断提升项目质量,优化引资结构,推动总量和质量“双提升”,力争实现国内省外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继续保持全省第二。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全球“目光”聚过来
搭建好开放合作平台,才能聚集全球“目光”,才能加速释放发展活力。
川商绵阳行活动暨绵商返乡发展大会、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2016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中美省州经贸促进活动……去年,我市共举办了27场有针对性、创造性的专题招商和投资促进活动,吸引了全球客商的“目光”。
如今,依托绵阳搭建起来的开放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脚步印在了绵州大地上,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知名企业纷纷聚焦绵阳,一批产业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先后落户绵阳,为重塑全省发展格局中的“绵阳经济版图”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对外开放通道助“绵阳造”走出去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接合部及连接线上的重要支点城市,绵阳被评为“‘一带一路’最具活力城市”。
由此,我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点城市作用,积极构建对外合作高端平台,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大力支持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推动更多“绵阳造”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