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绵州,生机盎然,万木葱茏。九洲大道尽披‘绿衣裳’。中央分隔带上,一株株银杏、天竺桂迎风而立。两侧绿化带里,盛开的广玉兰洁白柔嫩、惹人喜爱。微风拂面,带来阵阵栀子花香,令人惬意——这只是我市“增彩添绿”“冲锋造绿”的成果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绵州春季行动,重点实施绿化绵州“十大工程”,大规模绿化全川绵阳首战告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2.99万亩,同比增加15.8万亩;春季行动期间,全市义务植树参与者达196万人次,栽植树木610.33万株。
“这仅是开始。”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理效表示,春季行动是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启动后的首场大战役,我市不断探索,逐步突破,誓要让绵阳加快绿色价值再造,形成远看河山锦绣、万山红遍,近看繁花万朵、绿水丹青的绿彩生态景观。
增量全民参与共建绿色生态家园
上行之,下效之。领导以身作则,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全市掀起了大规模绿化绵州春季行动热潮,在河堤、在山区、在村庄、在城市,到处都活跃着义务植树的队伍。
“目前,我市虽然绿化面积持续扩大,但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这一现象正通过‘国土绿化’行动逐步扭转。”王理效介绍,近年来,我市始终将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号召全民造绿、爱绿、护绿。
今春,通过向社会公布了涪城燕儿河等首批13处大规模绿化绵州义务植树基地和涪城凤凰山等首批11处碳汇造林基地,引导社会各界通过树木绿地认管认养、购买林业碳汇等多种方式履行植树义务。此外,我市还积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和工作机制。今年3月,设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绵阳大熊猫碳汇专项基金,通过为企业和公众搭建捐资造林增汇、履行社会责任的绿色公益平台,推动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植树造林的良好局面。
提质重点工程打造绿色美丽家园
炎炎夏日,园艺山元通公园建设现场忙得是一片火热,一片隆隆施工声此起彼伏,使周边群众感到格外期待。
保质保量,加班加点。截至目前,我市启动了元通公园建设项目、西山公园新区建设项目、人民公园改造提升项目、芙蓉溪东津大桥至欧家坝景观提升工程、安昌河综合整治项目等国土绿化项目30余个,新建公共绿地3万余平方米。
重效立足长远共享“绿色福利”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林业经济不仅重新将撂荒的土地变“废”为宝,更串起了种植、养殖等林业生态产业链。
“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仅靠政府投入来进行造林绿化和后期管护,无疑是一个大难题。”王理效表示,只有让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绿色福利”,才能真正击破“难点”。
有了方向,便有对策。我市将造林绿化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注重经济林、花卉苗木及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与生态效益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