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商铺!曾经,“一铺养三代”的火热投资品沦为现在“烂大街”,据相关部门统计即使现在不开发,巨大的库存量也要用6年时间来消化!而且,新的综合性商业项目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绵阳商业去库存的压力,远远大于两三年前住宅去库存的压力。商铺的投资回报不断弱化,有没有办法既可以快速推进商铺的销售,又能保证商业的长期兴旺呢?
当下开发商的难题:究竟是降价卖,还是放一放?
虽然不少开发商通过住宅的销售,减少了自身项目住宅的存货。但商铺卖不动的话,压着货出不了也是个不小的负担。商铺这样积压下去,究竟会成为“垃圾”还是“宝藏”呢?
经历过这两年绵阳住宅的冰火两重天之后,开发商们都胆战心惊。现在开发商普遍存在两种心态:第一种是反正住宅卖得不错,商铺现在价格不太理想,放一放等价格好的时候再卖;第二种是现在住宅没有货了,商铺压着不知道压到什么时候,能卖还是要早点卖,回笼资金做其它项目更好。
不是耸人听闻,商铺严冬期还在继续。
对于开发商来说,商铺产品的滞销,不仅影响资金流更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但商铺是现在卖还是迟些卖,开发商心里面都没有底。其实商铺卖不卖、什么时候卖?应该是市场说了算。
从市场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绵阳主城区将新增商业9000多套,新增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这个增速虽比前两年有所放缓,但商业库存却再创新高,将突破3.8万套!再加上去年的闲置土地集中开发,大量的在建、待建商业项目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后年逐步投入市场,市场预期压力很大,商业物业的严冬期还在加剧。
投资客信心丧失:全城都是关店潮,我买商铺来干啥?
一是电商的冲击;二是虚拟经济当道,实体经济疲弱;三是商铺越来越多,同行竞争越大,招商越难。商铺都租不出去,当然就卖不动了。绵阳从城中心到各个郊区,商铺的空置率达到了历史的高点。
一直以来,商铺的租金回报率比住宅高,因此,它是投资者的热门投资产品,但现阶段来看,一方面住宅市场涨幅较大,就拿绵阳来说,16年统计房价时4500的单价选择还不少,而今年,5000、6000元的单价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章——干货:你不知道的绵阳房价数据!)
而另一方面,现在商铺招商情况不理想,也就是连最基本的回报条件都不具备,如之前文章提到过,当下绵阳的商铺投资回报率不高,一些人气不足的商铺回报率已低至4%以下。没有了回报来源,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何谈起?
旁观者建议:不抓紧时间去库存,就会烂下去
作为一个资深房媒人士,虎哥认为,当商铺库存超过一定的存量指标,到时候就已经不是降价的问题了。不信可以到安州区去看一看,好多商铺一放就是十多年,现在已经沦为蛇鼠的乐园了。所以,对于有些地段不好的商业,哪怕是亏本,及早套现,都总比以后烂掉好。
如何让垃圾变宝藏?无招商,不销售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市场哀声一片,也不是就到了“谈商色变”的地步。商铺是一个经营性的商业物业,它分别有租金收入和物业投资的两个投资回报源,所以才奠定了它“一铺养三代”的美誉。由此可见,商铺比起住宅更优胜之处,就在于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稳定的租金回报。商铺的价值,就在于招商和运营保障,绵阳的商业市场明摆起的,一方面是关铺潮愈演愈烈,一方面却有很多地方是一铺难求,有人一年光靠炒转让费都在挣几十上百万,当然,这不是本文的话题,就此打住。
如何招商?招商不能拍脑袋!绵阳有一些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在招商上擅长做拍脑袋的事情,以为随便找几个做过招商的人来组建个招商部、又或者随便找一家中介公司去做招商代理、又或者找几个熟人先开几家店来撑撑场面。这样商铺就大卖了。结果想不做死都难。
招商是绝对的技术活儿,需要一套完整的商业营销策划运营系统,整合了“市研、策划、招商、推广、托管、金融、媒体、销售”等前中后端的多种功能组合,是一种体系化的综合服务,需要一个商业地产专业资源丰富、渠道组合能力很强的团队,还需要一套创新的理念和实操模式。
你开发的商铺能否卖出去,能否赚到钱,招商要用占整个项目80%的功力。比如江油的中润时代广场,用了长达三年的时间,招来了欧尚、中影两大主力店和500多个一线品牌,仍然担心把整个项目做不好,成不了江油消费市场的标杆,索性将8万平米的商业全部交给有着“北万达,南宝龙”之称的宝龙集团全程招商和运营。如果绵阳的开发商都本着这样的态度,何愁你的商业不兴?君不见绵阳临园口,那可是绵阳的铂金地段,居然还有做死的商业。
所以,商铺仍然可投,就看你投哪里。投资市场,往往在最不景气的市场,最容易孕育机遇,最容易捡漏,最容易低价出手,获得高额回报。或许你选对了,胜过你大半辈子的奋斗。
最后说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绵阳商业信息,可添加小淘微信(mytaofang2013)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