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为什么为房疯狂?投资渠道窄,如果不投资固定资产,要么存在银行等贬值,存进去的姚明,拿出来使用时已经成了潘长江。要么套进基金、股票,甚至P2P理财,弄的血本无归。
固定资产,一种是住宅,自90年代房改以来,买房的都赚了。但住宅市场有周期性,“五年一轮回”之说,好像大家都没啥意见。每一轮牛市,掏空了下五年的上涨空间。时下,绵阳住宅市场初入下行期,这五年内投住宅,显然是黄泥巴揩钩子——倒巴一坨。
一种是商业地产。写字楼呀,公寓呀,就别去碰啦,尽管价格比住宅还低。但是,大公司有自己的办公楼,小公司哪里不可以办公?这两年绵阳写字楼和公寓的租赁市场很不理想,你捏在手里空着,自己还要承担高物业费,高房贷、高水电费!前些年有钱任性,还可以端它两层开商务酒店,但这两年绵阳城开宾馆的十家亏了八家,还有两家在硬撑。
投商铺?过去是一铺养三代,前十年哪个在稍好的地段投下一个铺子,当个甩手掌柜日子过得似神仙。
这些年呢?经过09年到13年的商业大跃进,和受网购的打压,商铺的地位一落千丈而且滞销,开发商由过去的住改商变成了现在的商改住。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绵阳的商业库存接近3.8万套!即使不再新增,也要6年时间来消化。
不仅库存大,从园艺到经开,从游仙到高新,关门上锁等待转让的铺子随处可见。安州和仙海更不用说了,往往是通街的商铺篷头垢面、人迹罕至。
商铺市场是不是也不能投了?
看似危机的市场,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危,比如上述种种,少数人去看到了机!投不好是危,投得好照样是“机”,商铺照样可以成为百年基业、一铺相传,至少可以养三代。
商铺市场库存如山,你永远不可能等到它卖完,有绝大多数商铺会永远空置,你干嘛去买呢?还有,商铺不好卖,照样有不少商铺由开发商自持,而且还有整个楼盘开发商都只租不售,你想买买不到!
这些年,商铺受电商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但从投资来讲,只要你会买,商铺的利润空间和资金回报率并没有缩小。比如,15年前,绵阳城区商铺的均价差不多是住宅的3—5倍,现在差不多仅有1.5—2倍!1.5—2万每平米的商铺随处可见。而商铺的租金并没有减少,有的地方还一年一个价,一方面却有很多地方是一铺难求,有人一年光靠炒转让费都在挣几十上百万。至于比住宅还便宜的商铺,那可能只有关老鼠的份了,看着都肉疼。
不信,你去作个调查,凡售价在住宅3—5倍以上的商铺,租金差不多都会在80元每平米,资金回报率在6%以上,商铺的投资价值并没有打折扣。只是商铺多了,鱼龙混杂,投资商铺比以前更考手艺了。
但万变不离其宗。地段永远是商铺投资的不二法则。但好地段的标准又变了!
城中心就是好地段?临园口是不是绵阳商业的绝版地段?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红宝石大厦和一处商业广场(紧邻铁牛广场和顺河街)就是半死不活的样子,相反,一些乡镇的主街商业还做得红红火火。同样是一街之隔,绵阳建设街的人气就旺生意就火,解放街就死不溜秋。何为好地段,能运营好,能吸引人来消费,让人产生消费习惯,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商圈,就是好地段。
能够让人体验,让人停下来的地方是好地段。过去,一提到好地段就是城中心,现在要环境好,好停车的地方才是好地段。这就是万达广场不在城中心,为啥比临园口生意还好的原因。
绵阳CBD万达广场
为什么呢?投资的方向不能离开政府规划的“指挥棒”,要看商铺是否处于人口导入期和消费导入期。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区域人都住满了,再投资商铺成长性就差了;但如果附近小区的入住率常年不高,商铺的经营也很成问题。所以,买商铺以“半生半熟”的地段最佳。若在半生不熟的地段,又在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庇护下,有商业大牌在运营,又能招来大的商业品牌共谋发展,加之这座城市的产业也还不错,居民生活富裕,你不投,你还想等个啥?
如果不是城市综合体,你要记住:“宽街无闹市”!快速通道就宽,那就是个假口岸,不能让人停下来,买临街商铺特别要注意。
即使在市中心,在老城区,天桥下面,立交桥下那是商业死角。最好莫碰。
社区商业赚钱不多,但风险相对而言要低点,选择的话,尽可能选择社区大的,社区档次高的。
买住房,虎哥建议不要买比绵阳更差的城市,但商业不一样。我前面说了,没准在丰谷小镇买个商铺你会赚钱赚得笑嘻了,你在绵阳城内某条街买个商铺还会锁上八九年掏空你的家底。所以,周边的江油、三台,有合适的商铺,都值得去投。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接下来会给大家一一介绍城市综合体的商铺、社区的商铺、临江的商铺、郊县的商铺,到底该怎样投。但愿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方便大家选购二手房,淘房家居网也对原有二手房频道进行了改版,不求房源的数量,力求房源的真实和经纪人、经纪公司的可靠。点击下图直接进入二手房频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