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以来,绵阳楼市愈战愈冷,量价齐跌。量跌到月成交三位数,价跌到主城区个别楼盘“6”字头。市场一片哗然。观望情绪愈加浓烈。普遍认为绵阳房价还会跌跌跌,现在还不是抄底的时候。甚至有人认为,绵阳房价还会回到“5”字头,回到2009年的水平。越跌越不买,越不买越要跌……这恐怕成了惯性思维。
大家都不买房了,开发商该把现有的房子处理掉关档转行或者回家抱孩子去了?
可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却还在拼命囤地。
据相关部门统计,从1月至今,绵阳城区累计出让22宗住宅用地,成交额达42.3亿元。同时,1月到至今,工业变性用地近2000亩,招商引资协商用地在今年有望达到5000亩。这三项数据都创近8年来新高。
楼市急剧遇冷,唱衰三线城市的调子又死灰复燃的当下,先前金家林金西湖流拍的土地,近日经开区10几亩的小块地,都被绵阳开发商慌不择路地收入囊中。
开发商为什么还要迎“难”而上?
我想原因有三。
其一,房价涨涨跌跌,跌跌涨涨,但跌的永远没有涨的多,从长远看,房价永远是涨的。因为土地资源不会再生,拿一块就少一块,房价涨,归根结底是地价在涨。购房者买涨不买跌,聪明的开发商在拿地上就来个买跌不买涨。等房价涨上去才拿地,就迟了,成本也摊高了。囤地就是囤粮,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其二,绵阳房价在跌,有的还跌得凶,但这只是个别,从整体上讲,绵阳房价波动并不大。属于局部大跌,整体微跌。从价格区间上,主城区既有6000+的盘,同样也有13000+的盘,均价仍维持在8000+,刚需盘普遍保持“7”字头。
绵阳楼市有一个显著矛盾:除了暂时的供求关系失调,就是产品仍然跟不上购房者“日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了有些盘出现不降难卖,降了更难卖的尴尬。这使一些购房者对绵阳楼市的了解就像“雾里看花”,因而出现误判。
根据绵阳楼市的惯列,未来一段时间,绵阳房价整体上仍维持在“稳中微跌”的水平。之前我说过,17年的大涨和抢房,差不多掏空了未来三五年的购买力,但三五年以后呢?随着CPI的增长,绵阳房产仍要出现报复性反弹。因为那个时候,新的购买需求又会大幅度出现,这就是“刚需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如果说买房子就是买未来,开发商买地也是在买未来。
其三,绵阳不是三线城市吗?三线城市的硬伤就是产业和人口。这两点,绵阳有能力有信心解决好这一难题。开发商也相信绵阳能解决好,所以拿地的积极性仍然很高。
绵阳主城区规划是“300万人口,300平方公里”,就是靠产业和人口支撑。
从产业上,老大哥长虹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工业企业,也是四川唯一进入千亿级的企业,更是四川解决就业人口最多的工业企业。按照长虹的规划,2025年要实现2000亿的销售目标,目前正在会加大在绵阳的产业布局,形成在经开区、高新区和安州区三大基地“两主一辅”的局面。
还有,京东方在2019年量产,汉能一期已经量产,惠科、威马均已开工,诺思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些百亿级的大项目,在三五年后,有望让绵阳形成万马奔腾的产业局面。而且,绵阳在招大引强上并没有由此止步,从市委书记市长频繁地奔赴全国乃至南非各地就可以看出,春节前,绵阳在招商引资上还有望出现新的惊喜。你说,这么好的商机在前,开发商能不赌一把吗?有了产业,还怕没有人口?
说到人口,除了上述的产业拉动人口外,绵阳教育的人口拉动也很大。还有自然人口的增长,90后进入生育期,80后的二孩期。说到三线城市净人口流出大,绵阳则不是。何以见得?从绵阳机场进出港人口高,居四川地级市榜首可以看出,从绵阳的社消零总额年年递增,总额高居四川地级市榜首,同时也是西部同类城市榜首也可以看出。没有人口和购买力,哪里去支撑每年一千多亿的社消零总额?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产业在哪里,人就流向哪里,房地产就走向哪里。这一年,绵阳拍地和工业变性用地主要集中在经开区,其次是高新区和安州区,招商引资用地又以高新区为主。因为长虹的布局,招来的几个百亿级的超大项目就集中在这些地方。所以,开发商就南赌经开,西赌城西高新和安州。说到这里,购房者该怎样把握时机买房,买哪里,也应该初见端倪了。
绵阳还有哪些楼盘在售?哪些楼盘可以重点关注?欢迎关注淘先生微信号咨询,7年地产从业经验,帮你购房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