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房时,朋友们是否对这些房屋面积有所了解,大家常说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实得面积及产权登记面积这五大面积,到底有何区别?又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面积误差、赠送面积陷阱及合同条款模糊等核心问题,你知道吗?今天,就让淘房来给大家细细讲解以下吧!
一、需重点关注的面积分类
定义: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含阳台、地下室、室外楼梯等,层高需达2.20米以上。
作用:作为购房合同单价计算依据,也是物业费、取暖费等费用的收取标准。
套内面积
组成:套内使用面积(卧室、客厅等实际可用空间)+套内墙体面积(共用墙按一半计算,非共用墙全算)+阳台面积(封闭阳台全算,未封闭阳台算一半)。
意义: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是衡量房屋实际使用价值的核心指标。
公摊面积
范围:电梯井、楼梯间、公共门厅、垃圾道、变电室等共有区域。
计算: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高层住宅常见系数为25%。
实得面积
构成:套内面积+不计面积部分(如不落地的飘窗、半封闭阳台的一半面积)。
示例:建筑面积105.5㎡(公摊20.53㎡+套内84.97㎡),不计面积14.11㎡(阳台半面积7.12㎡+飘窗6.99㎡),实得面积达99.08㎡,户型使用率94%。
产权登记面积
定义:房产测绘单位测算后,实际标注在不动产权证上的面积,具有法律效力。
对比:需与合同约定面积核对,误差超3%时可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主张退房或补偿。
二、需警惕的面积问题
面积误差风险
计算方式:面积误差比=(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
处理规则:
误差≤3%:据实结算房价款。
误差>3%:买方有权退房,开发商需30日内退还房款并支付利息;若不退房,3%以内部分补足差价,超出部分由开发商承担。
赠送面积陷阱
常见形式:设备平台、飘窗、露台等“赠送”空间。
风险点:可能因违反规划无法写入产权证,或因实际无法使用导致得房率虚高。
合同条款模糊
核心条款:合同需明确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误差处理方式及赠送面积产权归属。
避坑建议:要求开发商提供《房屋面积测绘技术报告书》,并逐项核对测绘数据与合同约定。
公摊系数合理性
横向对比:高层住宅公摊系数通常为15%-25%,若某楼盘公摊系数显著高于同区域同类产品,需警惕公共区域设计不合理或开发商虚报面积。
实测面积与宣传不符
应对措施:交房时携带激光测距仪等专业工具现场测量,或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复核,确保实得面积与开发商承诺一致。
朋友们还有哪些关于买房的疑问,或其他购房意见分享,欢迎在评论区提问,淘房为您答疑解惑!淘房优家,期待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