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或某一个新兴区域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诱惑力,是决定其未来发展前途的主要因素。能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与人口进驻,不是看这里修了多少高楼大厦,打造了多少娱乐项目,而是先看看这里的商圈。商圈形成之后,会诞生无数的商机,从而带动商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绵阳已经成功迈进省内百万人口大城市,中心商圈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旦传统商圈趋于饱和,投资者和消费者一定会重新围合组成新的商圈。
区域商业核心形成
跨区消费时代终结
提起绵阳商圈发展历程,很多人还记得一些比较熟悉的名字:兴力达、欧亚、诺玛特等商场超市。如今,这些名字已经成为一个时期的符号。作为绵阳第一家开放式购物中心——“金道购物中心”如今也只保留在老绵阳的记忆中。
商圈的发展,总是跟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紧密相连。核心商圈,寸土寸金,因此核心商圈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商家们的竞争目标。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绵阳城市扩容数倍,传统商圈已经无法承载时代需求。尤其在本应寸土必争的绵阳核心老商圈,部分大厦长期乏人问津,成为闲置资源。绵阳未来的商业之路走向何方,将直接关系着百万级大城市的命运。
作为一座城市商业发展的根据地,传统商圈的优势无与伦比,是城市建设的缩影,也是人们生活品质的提炼者。这里不光是绵阳的财富象征,更是整个商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以临园口、人民公园、北街、安昌路、富乐路形成的“O”型商圈,积聚了绵阳最高档次和最具人气的商业消费,成为当之无愧的绵阳核心商圈的核心。沃尔玛、成都人民商场、茂业百货、梅西百货的相继进驻,不断地提升着传统商圈的档次。
在老城区,绵阳核心商圈大概是以涪江、安昌河、三汇路、一环路西段、西山立交桥、涪江二桥为界形成的这个区域,而临园口、北街、安昌路、富乐路等则扮演着核心商圈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历史悠久的商圈还有被烙上鲜明时代印迹的跃进路商圈,以及南河商圈。在城市外延不断扩展的背景下,传统商圈将肩负起更多的重任。一方面,作为一座城市商业繁荣的象征,它需要继续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在区域新商圈的建设上,它还得充当良师益友的角色。
新兴商圈
辐射四方再塑辉煌
刚进入2000年的时候,绵阳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个统计,绵阳商业网点过于密集,当时每千人拥有商场面积680平方米,这个数据比发达国家要高出12倍,几乎创下另类世界纪录。除了数量过多外,绵阳的商场建设还存在分布不均的弊病,大多分布在临园口附近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不均不仅加剧了商场之间的竞争,同时也给市民的购物造成了不便。
随着城市发展,绵阳科技城的教育优势、旅游资源招徕了国内国际众多知名品牌,万达等知名企业纷纷进驻绵阳,绵阳的商业形态逐渐发生着改变。以前,城西片区缺少高端商场,市民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到中心城区消费。涪城万达广场开业至今,城西片区市民就近消费,除了购物、喝茶、看电影、品尝美食,“一站式”消费,不但实惠方便,也提升了生活品位。同时,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人流、车流压力。
如今,除传统商圈之外,绵阳东西南北每一个区域,都在逐渐形成新的商圈。城东有成熟的芙蓉汉城商圈,红星美凯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城南有127万平米体量的CBD万达广场,塘汛镇有卓信·金楠天街;城西有涪城万达广场,火炬广场和樊华广场、阳光·西雅图;城西北园艺山上有已经开盘热销的乐荟城、五方校园广场和正在建设中的星汇馆等商业项目。
随着众多大型商业综合体落户绵阳,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百姓的吃穿,而且“一体化”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近年来,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人口的增长,加之各区域楼盘品质提升,众多商业企业开始落实城南、城西、城北等地,将助推各地区域商业发展,促动我市商圈由一点到多极的发展。未来,人们不再跨区消费,每一个区域内都会形成人气鼎盛的新商圈,超市、商场、电影院、星级酒店、写字楼、大型专业化商城一应俱全,衣食住行均可就近安排。(马再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