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就有新闻称,我国居民消费力不振、居民债务总额飙升、勒紧钱袋过日子,都是因为房价太高抑制了大众的日常消费。对此有人指责道“房价凭什么要背锅”“消费还在升级,只是消费结构变了”!
那么房价究竟是不是把消费给“挤出”了呢?
最近,有一家机构用真实数据表明,收入不高、小康温饱水平的中低收入者,早已把储蓄存款全部投进了楼市。这届居民消费动力不足已经十分明显,徒步榨菜拼多多代替手表包包下午茶,这不是部分人的焦虑,而是大众范围的“共克时艰”。
11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8-2019)》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在房地产去库存中,债务率大幅度上升,消费基础受到严重削弱。
新一轮去库存,将储蓄存款相对薄弱阶层的可利用资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
国家统计局网站
报告显示,在消费下滑的背后,是居民消费性支出与收入增长幅度的背离。2017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消费支出增速的缺口在明显扩大。
2015年之前,被房地产套牢的大多是中上收入阶层,而此次新一轮去库存,特别是货币化以及各城市落户红利出台、鼓励农民工购房,实际上将储蓄存款薄弱阶层的资金,基本全部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相当一部分中下收入者,为了保证手中资产不贬值、尽早上车,垫积蓄、加杠杆、背房贷,进入楼市。
2018年上半年,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个人贷款额增长尤为明显,这与对应城市房价被炒热、棚户改造,人们裹挟着焦虑置业不无关系。
中产阶级和中下收入阶层被房地产套牢,这种情况下,居民还有多少“余粮”?
按照绵阳十月末商品房成交均价为8059元/㎡计算(仅供参考),假如刚需买80平米的房子,约64.4万元。假如首付30%,需要首付19.3万元,贷款45.1万元。假如贷款20年,按绵阳房贷利率5.3%来计算,每个月需还3053.71元,如果要买主城区,月还款还会四字头起,可能相当于一个人的月工资。
那么房价与消费支出到底有多少关系?
首先,高房价左右着人们对生活的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使多数人不敢铺张、谨慎消费。
在物价房价攀升,可支配收入相对来说缩水,造成隐形压力。对租房的城镇居民,高房价还会带来房租的增长。
其次,对已购买商品房的城镇居民,每月都会面临固定的还款压力,这无疑会挤占消费空间。
再次,高房价让青年人背负数十年的负债,下一代的成长、教育也需付出大量时间与金钱,自然会克简日常生活。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尤其是有大额房贷的家庭来说,该仔细考虑下自己的现金流了,一般情况下,家庭至少要预留三个月到半年支出的现金流,如果一旦因为收入不足导致断供这些情形出现,就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