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绵阳房价受疫情影响似乎不大,而且一些改善型产品的价格仍然是高昂的。
然而放眼四川来看,好像绵阳整体房价还算比较靠谱的。
这是一份2019年四川省内城市房价排名榜单,绵阳位列老四,房价水平7629元/㎡,上涨了0.42%。
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可能有的网友会奇怪,明明看你们每次盘点的数据,主城区的房价不是均价8000+吗?怎么这里又有这么大差别呢?
事实上,这个数据是综合了绵阳市域内的所有楼盘成交价格,包括安州区和郊县。而我们盘点的,主要是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经开区和科创园区。统计的范畴不一样,数据肯定是有差异的。
于是又有人问了:绵阳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无论是整体经济活跃度还是城市容量、宜居指数都比其他地市州好得多,为什么房价却只排到第四位,干不过凉山西昌和宜宾?
城市属性、支柱产业和需求有不同,房价差异也就有明显分化:
凉山以旅游为主业,最能带动房价上涨也最出名的西昌,房价一直处于川内老二的水准。主要原因有二:
1、建筑成本高,西昌在1980年开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9度设防,是全国少有的9度设防地区之一,成本涨了价格自然不会低;
2、凉山本地的购房需求大,主要的商品房供应来自西昌和会理县,其他区域开发的楼盘不多,供小于求,房价一直处于高位。
宜宾是川南经济区的产业老大,主要以白酒、汽车、茶产业、港口贸易作为支柱产业,常住人口规模高,带动住房需求。另一边,土地的成交地价比较高,加上建安成本和税费,开发成本高了也是房价高的原因之一。
反观绵阳,是以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为主,和成都的距离保持在1-2小时车程范围内,属于环成都经济圈辐射的城市,房价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且从2017年开始,绵阳房价的年增速就低于1个百分点。
当然,影响房价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产品本身。
抛开城市差异,如果开发商的产品品质、质量上不去,又怎么可能卖到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价位呢?
有些关注绵阳楼市的人士在茶余饭后,无不谴责有几个地方的楼盘浪费了绵阳城市的资源,一流的地段打造安置房水准。
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开发商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宣传得热闹、大气,做出来的产品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什么原因呢?总是拿“绵阳房价和消费不足”这样的理由,来遮掩自己的不足。
不可否认,在90年代和00年代初期,大规模的新城市人口入市,买房子就是在绵阳城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种人群占主流的时候,房子只要修得牢靠就行了,没必要讲究那么多,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限,快进快出最好。
而到了近几年,我们明显感受到,真正居住体验好的楼盘,始终是市场的香饽饽,尽管价格不便宜。
有人会说,你们花这么多笔墨鼓吹好楼盘、高价格,是不是给某些开发商做广告?
还真不是。我们呼吁市场都能用心做产品。即然绵阳房价已经这么高了,又没有下降的迹象,那就让购房者得到应有的回报。
因此,2020的绵阳楼市,必将继续回归产品,用实力说话。好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
也祝愿购房者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