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房家居网8月16日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绵阳肩上“担子”不轻:承担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国家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等使命,也肩负着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期待。
如何完成使命、不负期待?
根据绵阳政事的消息显示,7月31日,绵阳市委书记刘超接受了川报观察记者专访。
谈认识
“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的重大机遇”
刘超:

刘超: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定位涉及领域来看,绵阳都有很好的基础。比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方面,绵阳是成渝地区的第三大经济体;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面,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R&D经费支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城市前列;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绵阳一直是国家改革重要的布局地,国务院目前向全国推广的56条全面创新改革经验,绵阳就贡献了9条;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方面,绵阳有着优良的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在省内名列前茅。
↑光联科技生产场景
谈中国科技城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建设
从“有全国影响力”到“有国际影响力”,是省委对绵阳的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
刘超:
在我看来,这是省委对绵阳的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
怎么才能算“有国际影响力”?我认为首先要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其次科技实力要雄厚,要跻身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第一方阵;第三创新生态要好,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创新活跃、科技成果便于转化。

刘超:
关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努力把科技城建成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开放创新示范区,加快提升中国科技城的战略位势。
至于建设国家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这是绵阳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责任所系,也是转化国防科技资源的现实所需。我们将全力服务保障在绵军工单位发展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争取在绵阳布局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防军工重大项目,打造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大国重器,占领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持续巩固绵阳国防军工重镇地位。

↑中国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谈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三个“角”可错位联动发展,绵阳要彰显“国防科技原始创新”特色
刘超: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刘超:
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成都和重庆的创新实力都非常雄厚,大家如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我觉得关键在于找准各自定位,实现错位联动发展。

↑中国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谈建设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
绵阳有信心建成“经济副中心”,建“副中心城市”是想确立更长远目标
刘超:
首先落实好“建设全省和成渝地区的经济副中心”的要求,绵阳有底气、有信心。刚才也说了绵阳是成渝地区第三大经济体,今年经济总量应该能够突破3000亿元。建设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绵阳是有条件的。

刘超:
第一位的任务是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绵阳经济规模即使今年突破3000亿元,和两个极核城市起来“体量”还是不够大。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
1.绵阳争创省级新区,有新消息吗?
刘超:关于省级新区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划以现在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为基础来规划建设。目前方案已经上报,各项基础工作也在扎实推进,如果没意外应该会在今年下半年获批。
2.绵阳城区什么时候可以不内涝了?
刘超:绵阳的城市内涝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绵阳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城建攻坚行动”,将治理内涝作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经过努力,绵阳的内涝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从去年开始,凡是整治过的城市内涝点,都没有再发生内涝问题。我们会持续努力,争取早日彻底解决绵阳的城市内涝问题。
3.书记来绵阳刚好5年了。5年来大事不断,既有最大单体工业项目落地这样的喜事,也有70年来最大暴雨洪水这样的难事。其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刘超:我从2015年3月到绵阳工作,到现在已经快5年半了。确实这几年经历了很多大事。对我个人来讲,我们绵阳老百姓希望城市发展越来越好的那种强烈愿望,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因为我也会经常关注网友的留言,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的百姓,他们的所思所想。而正是他们的这种强烈愿望,给了我强大的工作动力,让我能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去拼搏、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