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绵阳GDP突破4000亿的消息当属最火。
而且,绵阳成为了四川第一个突破4000亿的地级市。
在2024年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回顾了2023年绵阳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展望了2024年绵阳的大发展。
城市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建设和管理。
在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的浪潮中,绵阳持续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
近日,有关新一年的重点民生项目也是相继出炉,确定了包括绵遂内铁路(绵阳段)建设项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项目在内的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8件,助推全市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
这些重点民生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医院建设、交通建设等,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接下来,房哥就为大家简单来介绍一下这些重点项目。
绵遂内铁路起于绵阳南站,途径绵阳涪城区、三台县、遂宁射洪市、大英县、船山区、安居区、止于遂宁高新站,新建正线136.212公里,新设绵阳南、三台、射洪、遂宁高新4座车站,预留芦溪站。
(图源网络)
绵遂内铁路在此次的政府报告中也是提及到的重点,也是是我们聊过很久的一个话题,每一次一个新动作都牵动着绵遂人民的心,不过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离达到开工条件的也是越来越近。
去年11月份以来,四川省自然资源部相继印发了5个拟新开工铁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函”,这些项目用地预审正式获得自然资源部的批复同意,也预示着为绵遂铁路开工提供了进一步条件。
(图源网络)
据微播射洪消息,目前绵遂内城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初步设计仅剩接轨方案未批复,今年初有望开工。
盼望已久的绵遂内也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绵遂内铁路核心就在绵遂段,当它建成后,绵阳将形成“内联外通”、“通江达海”的高铁经济体系,将为绵阳发展扩大交通枢纽奠定更好的基础。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项目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韵味、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效果图)
从公示的内容来看,此次规划范围涉及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涪江、安昌江滨水区域,总面积约86.39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范围包括十个重要滨江空间城市节点,总面积约25.53平方公里。
在规划策略上,实行五个维度整体提升策略。
激活用地:激活滨水城市功能,驱动城市发展
望见山水:保护山水格局,让城市的生长与山水呼应
贯通空间:激发滨水活力,链接城市生活与滨水空间
复兴文化:活化多彩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精神为场地赋能
重塑风貌:管控建筑风貌,营造量身定制、魅力品质的空间。
(效果图)
在规划上,打造“五意十境”结构,以意造境,以境营城,打造绵阳独特的山水城滨水空间。
绵山涪水:小枧湿地澜岸闲适之境、青义湾区钟鼓禅林之境。
诗文雅韵:三江汇挥墨华彩之境、越王楼瑰宝诗文之境
古郡新风:边堆山隐逸悠远之境
富乐原乡:姊妹廊桥清欢生活之境、御营坝烟霞烟火之境、南河大桥清溪乐活
创产高地:三江大坝治水兴城之境、直管区核心区产城融合之境。
项目完成后江加快建设绵阳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高品质城市滨水空间,展示绵阳美丽山水、宜居的城市形象。
其实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情况,我们绵阳早就提前启动了相关政策。
首先,在2023年3月,绵阳市住建局发布了保障性租赁租房计划,其中包括了3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共计8186套。
从清单来看,项目包括了5G科技园人才公寓、铂金时代人才公寓、游仙高新区蓝天小区人才公寓......。
其次,近年来,为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绵阳已经启动了上马社区、御营坝、沿江二队等城中村改造,圣水一、二组城中村项目也已经启动。
2023年6月,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项目清单》。
(部分截图)
据清单显示,原广电中心及周边、原农行家属院区等16个棚户改造区确定改造,总投资约68亿元,共涉及5314户。
可见,绵阳一直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文明。
下一步,绵阳还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着力风貌改善、功能完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城中村改造提升。
今年,保障性租赁房依旧是重点,大批量的租赁保障房,不仅为绵阳吸纳更多的人才做足了充分的保障,也对绵阳的楼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快实施公园城市的布局,去年是绵阳公园大会战的一年。
这些年以来,老龙山公园、西山公园、人工湖多个标志性公园的提升改造,为绵阳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带来了进一步的提升。
(西山公园效果图)
除了改造的公园,新建的公园也不在少数,青义北部生态公园、金光公园.....等多个新公园的修建,进一步完善各区域的配套水平,此外去年,绵阳全市新建口袋公园50个,为居民的出行游玩提供更多地方。
在今年的重点项目中,公园提升改造再次被列为重点项目,随着今年多个公园的提升改造,进一步为市民打造了更多游玩之地,也逐步显现出绵阳发展公园城市以及提升人居环境的发展理念,为打造山水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作为绵阳医院代表的市中心医院也传来了新项目建设的消息。
虽然目前项目的信息暂未有何公示,但对于我们市民来说确实是一大便利之处,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能辐射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可承受的医疗压力越来越大。
此前,市中心医院已经扩建第三住院大楼,建筑面积约2.5万㎡,新增床位293张,使得区域的医疗压力进一步缓解。
(绵阳市中心医院第三住院大楼效果图)
而此次即将新建的综合大楼项目,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仅让更多的人有了医疗的保障,而且使得绵阳的医疗品质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停车虽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不过随着停车场的规划和完善,这些问题都在逐步的解决。
近年来,绵阳新建了多个停车场,例如上马文化广场、西片区中央公园2个智慧停车场、五里粱停车场综合项目......进一步有效的缓解交通的压力以及市民的出行畅通度。
(图源网络)
今年,有了更多的新建停车场,以后不仅是停车的压力还是出行的压力都会大大降低,让市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南河体育公园作为绵阳运动人士的喜好之地也即将新来了重建之路。
早在2020年,南河体育公园就传来了翻新的消息,翻新包括了乒乓球长廊、足球场修复等,没有涉及到游泳馆。
(效果图)
此次提及到的游泳综合项目改造,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整体项目的设施,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南河体育公园的形象。
1月5日,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阳片区。
根据《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蓄水、输水、提水、管护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到2026年,全市农田水利设施蓄水能力恢复和新增0.59亿立方米、达到17.14亿立方米,恢复提水能力0.48亿立方米、达到3.46亿立方米,恢复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9万亩、达到39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灌溉覆盖率提高21个百分点、达到74%。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绵阳将通过三年努力,建成一批现代化灌区,基本实现农田水利渠系畅通、供水保障可靠、运行管护规范高效的现代农田灌溉水网体系。
在行动实施期间,绵阳还将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完善乡村水治理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这些年以来,绵阳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把民生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的重要措施,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获得感,同时坚持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驻足回看绵阳市成长的轨迹,一幅记载着非凡“城迹”的壮美画卷气势如虹——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路网“骨架”快速拓展、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路宽了、城绿了、人乐了......一座绿色、生态、和谐的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最后,衷心的祝愿我们的绵阳发展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美,居民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