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可见,2024年,楼市正在发生巨变。
3月5日,全国重量级会议召开,官方最新定调,要完善商品房制度,优化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月6日,央行表态降准降息仍有空间,未来房贷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调。
3月7日,高层领导建议:用三年时间过渡到以现房销售为主。
此话一出,外界对现房销售的探讨又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现房销售”是往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也屡次被代表提及,尤其是充斥着房企暴雷、交付事件频发的当下,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实施现房销售的呼声日益强烈。
这一次,现房销售真的要来了吗?
两会上,领导高层在发言中表示:“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一定程度上帮助房企渡过难关”。
(图源网络)
房企给银行上交1%的预售资金作为保险金,此外按照一定比例的预售资金,用于房屋建设。
若楼盘出现烂尾,就可以获得足够额度的资金赔付,确保施工建设正常进行,相当于在建设初期给项目买了保险,对市场、买房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未来停工、烂尾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以房哥个人的分析来看,大致的意思就是现阶段先暂时稳住房企,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烂尾、引发较大风,逐步过渡为未来实现现房销售创造条件。
具体的建议内容如下:
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由中央财政或人民银行每年按预售监管资金余额的1%提取预售保险基金(估计约100亿元/年),先考虑以三年为限(2024-2026年),共提取预售保险基金约300亿元;
允许房企主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合规动用一定比例的预售监管账户资金,估计有约1万亿元的资金可由房企立即使用;
如果将来房企出现烂尾楼,由预售保险基金以该房企动用资金为上限先行赔付。
这一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资金撬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房企渡过难关,争取用三年时间过渡到以现房销售为主。
同时,对房企预售资金使用开展专项审计,确保预售资金依法合规使用。
该建议的提出,帮助房企渡过的同时,目的是为了争取三年时间过渡到以现房销售为主。
从如今种种的迹象来看,呼声已久的现房销售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当然,这仅仅是个建议,能否被采纳执行,还需要一定时间,不过值得我们期待。
近年来,市场上关于现房销售的声音,不绝于耳。
2016年-2020年期间,为了抑制全国土地市场过热和房企非理性拿地,不少城市在土地出让环节都设置了现房销售条件,仅限于少数地块。
从目前绵阳楼市整体的土地市场来看,每批次拿出的地块都是“少而精”,预计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各城市、区域实行“节约型”供地。一些核心板块的优质地块,可能会率先入市。
2023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随后广东、河南、四川等地纷纷表态,试点现房销售。
2月8日,在《经济日报》的发言中,表示“大力推动商品房现房销售”,文中提出,我国商品房总体短缺的时代已基本结束,商品房预售制改革箭在弦上。
目前,海南和雄安新区都明确提出,要求现房销售,不再试点。
今年2月,省会城市郑州发文:一手房带押过户,试点现房销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房销售的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再来看看绵阳,其实,纵观绵阳已有不少楼盘已达到现房销售状态。2023年至今,绵阳迎来大量楼盘交付,高达27个楼盘:
涪城区10个,东原鸿山启城3期、九洲江渚、长虹金嶺一号(别墅)、长虹桐里华庭、长兴金湖庭院、宏杰锦绣澜山、远大蔚蓝海岸(二期)、鹏达书香园、万为翡翠御园、树高上院。
长虹金嶺1号
在售游仙区7个,包括翔瑞锦城、朗诗大发江屿湾、东原凯越印江山4期、华宇锦绣玺岸二期、兴发公园华府、兴发御龙花园、富临绵州水郡5期B1。
(数据源于市场,仅供参考)
高新区2个,长虹城琅悦、蜀崛禧悦。
(数据源于市场,仅供参考)
长虹城琅悦
在售经开区3个,九洲三江屿、永盛和·粼江云境、万为玺园。
(数据源于市场,仅供参考)
永盛和·粼江云境
在售科创园区5个,领地樾园、碧桂园天麓、三阳揽境,倍特香槟华府2期。
倍特香槟华府2期
现房安州区2个,恒跃紫宸2期·锦棠府、树高翡丽花园城。
(数据源于市场,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交付的楼盘中并不是所有的房源已售完,仍有大量房源没有卖出。可以预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绵阳楼市会进入现房销售的阶段。
这样的现房销售,绵阳的购房者就不必担心出现房企暴雷、楼盘烂尾的现象了,可以安安心心地选择自己心仪的楼盘。
此外,为了防止暴雷和烂尾的情况发生,绵阳市政府早就打好了“预防针”。
2021年,《绵阳城区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实施细则》和《绵阳城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实施,为防范“烂尾楼”等楼市风险,维护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绵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指导保障!
正也是这样未雨绸缪的准备,在后面房企大规模的暴雷中,绵阳市场没有受到较严重的波及,楼市的健康,也让绵阳房地产行业稳固的运行着。
然而,对于当下市场环境来说,实行现房销售,并不是易事。
从房企端来看:
取消预售,从拿地开发到现房才能回款,房企的现金流压力会明显增大,尤其对于中小房企而言,将会不堪重负,快速淘汰出局。
当然,大品牌房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房企利润将受到很大影响,开发规模明显收缩,拿地速度放缓。
2024年开局,市场整体低位运行,刚刚过去的1-2月份,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2023年下降51.6%,其中2月环比下降29.3%,同比下降64.7%,业绩规模再创近年新低,房企压力 明显增大。

从市场端来看:
一旦落地现房销售,新盘亮相的周期将被拉长,以往拿地到开工销售最快的可能仅需三个月左右,实行现房销售以后,时间可能要推后一两年。
短时间内市场可能会因为没有新的供应量,在供应端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更多的购房者可能会考虑二手房,新房的优势可能失去。
从购房者角度:
其实最大的获利者当属购房者了,所见即所得的现房,无需担心烂尾,交付“货不对板”、房屋质量等问题,买房安全性更高,其次,购买现房可缓解购房者“一边还贷,一边租房”的高生活成本,减轻资金压力,或刺激新一轮置业需求。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现房销售固然好,但开发商成本方面势必会加大,那么会不会引起房价上涨?
房哥以为,并非如此。
官方数据表明,我们中国目前有6亿栋房子,足够所有人居住,房价大涨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取消预售,房子会更加回归到居住属性,并且影响房价的也不是某一单个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
现房销售是否可行?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变革思路已经给出,但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必然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还需要更多细则落地配合。
另外,还有相关专家表示,这个方案有一定启发性,但可能过于复杂,操作起来不太容易,见效也没那么快。
最后,关于全面推行现房销售,你怎么看?欢迎来留言区各抒己见。